首页 >文渊(高中版) 2025年-1期
文献列表封面/目录/封底页评论
  • 51

    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研究

    作者:邓玉良张杨齐页码:151-153

    摘要: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而“双师型”教师是职业院校教育改革的核心。为了推动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发展,以满足当前社会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采用产业学院建设平台为主体,通过产教融合的多元培养路径,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并融合政府、企业、行业和学校的优势,共同培养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研究结果表明,以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建设为抓手,深化产教融合,明确校企的“双主体地位”,健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考核和激励等制度,打造出一支不仅教会学生学习,更具备德艺双馨的素养,实现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

  • 52

    教育信息化2.0时代下的高中教师功能重塑

    作者:马健辉页码:154-156

    摘要:本文立足教育信息化2.0时代背景下,首先分析了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内涵特征。进一步地,文章指出在教育信息化2.0的背景下,高中教师的角色经历了重要转变。他们不再仅仅是知识的提供者,而是成为了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向导。教师的角色也从课堂活动的组织者,转变为创造和维护学习环境的构建者。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教师不再是唯一的主导者,而是成为了与学生共同参与知识构建的合作伙伴。这种转变强调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协作,促进了更深层次的知识理解和应用。再者,结合教育信息化2.0时代背景,提出了实现高中教师功能重塑的新要求。

  • 53

    跨界融合、协同发展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建构理论

    作者:王小艳页码:157-159

    摘要: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跨界融合与协同发展已成为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动力。教育领域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同样面临着融合与创新的迫切需求。实训基地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其共建共享机制的建设,对于提升教育质量、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跨界融合与协同发展背景下,实训基地共建共享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以期为相关领域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 54

    新工科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作者:王玉静翟婷张嘉兴页码:160-162

    摘要:在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教育应在人才培养中注重学生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因此,本文以预算电算化课程为例,通过分析融入课程思政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考核评价特征,深入探讨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融合路径,提出了预算电算化课程的思政教学设计思路,构建了融入课程思政的预算电算化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对土建类专业课程考核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 55

    劳动教育融入高中物理习题教学实验化模式:基本内涵与具体实践

    作者:叶斯哈提邬春晓张铎谢斌页码:163-165

    摘要: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融入物理教学对于塑造学生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习题实验化是对习题情境进行探究、分析,以实验结果辅以理论分析,协同劳动教育切实落地的教学模式。系统阐述了劳动教育融入高中物理习题教学实验化的基本内涵,以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四节“力的合成与分解”内容有关习题为例,对习题教学实验化模式进行具体实践,以此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与劳动素养,探索劳动教育融入高中物理课程的有效策略。

  • 56

    民办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蒋雪芹黄春新页码:166-169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具体要求,纵深推进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成为纵贯教育工作的主线和生命线,同时也为民办教育发展指明航向、提供遵循。本文在厘定民办学校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对其发展概况进行介绍,并指出民办学校发展存在的问题,同时借助SWOT分析和STEEPLG分析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民办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探析,最后结合民办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提出建议。

  • 57

    新媒体时代高职英语教育教学创新思路探讨

    作者:骆倩页码:170-172

    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正在为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提供了更为丰富和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与资源。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探索高职英语教育教学创新思路,不仅是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更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

  • 58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英语课程三教改革研究

    作者:王磊页码:173-175

    摘要:本文围绕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英语课程三教改革研究,以作者所在学校开设的英语课程为例,详细分析了基础英语课程和相关拓展课程中关于课程思政建设和三教改革的具体思路和做法。重点探讨了如何围绕课程思政这一要素进行英语课程的教材、教法、教师三个方面的提升。经过调研和实践,通过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建设多元优质教材,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推动教学团队快速成长等手段,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素养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尤其是思政育人能力。

  • 59

    中职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作者:谷雪页码:176-178

    摘要: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其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然而,中职英语教学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如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资源不足等。本文旨在深入分析中职英语教学的现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改进策略,以期提升中职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 60

    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分析

    作者:韦月桂页码:179-181

    摘要:随着当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当前学校教育的重要议题和目标,因此各学科教师都应该要注重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锻炼。对于大学英语来说,词汇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关键内容之一,而进行词汇生活化教学则是实现词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将英语词汇教学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当前大学英语教学需要关注的重点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