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渊(高中版) 2025年-3期
文献列表封面/目录/封底页评论
  • 21

    劳中育人,动中长技——高校劳动教育融入第二课堂实践路径研究

    作者:王馨苹页码:61-63

    摘要:劳动创造价值,高校是要开辟劳动教育多元化阵地,健全劳动育人体系,将劳动教育融入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平台。劳动教育不仅仅局限于有关劳动的理论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养劳动品质、锻炼劳动技能。

  • 22

    非师范专业特岗教师的专业成长研究

    作者:田士梅页码:64-66

    摘要:非师范专业特岗教师的理论基础及专业能力相对薄弱,需要进一步提升特岗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质量,更好、更快地融入教育工作,发挥育人效能。本文分析了特岗教师的专业发展背景及特点,对特岗教师的意识形态和心理动向进行解读,梳理了工作中存在的阻碍和影响因素,主张从职业认同感、长远发展、自主发展意识的塑造以及反思能力的培养角度出发,同时做好心理引导、基础培训等相关工作,为特岗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人生观起到促进作用。

  • 23

    浅析中职会计培养学生账务处理能力的方法

    作者:赵彤彤页码:67-69

    摘要:中职是为国家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摇篮,文章详细叙述了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账务处理能力的重要性,从当前中职会计专业学生教学现状角度出发,总结出账务处理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存在教学内容实用性差,教学理念有待更新,实训教学水平较待提升这三点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旨在全面提升学生实践技能专业水平,提高中职会计人才培养质量。

  • 24

    手绘思维导图在言语康复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探索

    作者:王晓春戴文娟姚宝乐杨艳页码:70-73

    摘要:目的探索手绘思维导图在言语康复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个班共62例2020级在(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在赣州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进行言语康复临床实践的康复治疗学生作为研究对象,1班试验组采用手绘思维导图带教模式教学,2班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以临床带教督导反馈、问卷调查、理论成绩和技能考核成绩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主要指标。结果2020级言语康复部门1班实习生总体反馈良好。临床带教督导反馈:手绘思维导图教学模式新颖,有创新性,学习氛围好,互动性强;针对1班的问卷调查:总体满意度95.39%,后续应用情况满意度达到60.56%,学生对教学效果、建立知识框架、学习兴趣、拓展临床思维方面满意度达到80%以上;有68.6%学生认为手绘思维导图带教模式对回归学习效率有效;试验组1班理论成绩平均分和技能操作考核平均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优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绘思维导图言语康复带教模式在言语康复部门实习生中应用效果较优,可作为优化临床带教的参考方案。

  • 25

    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临床教学创新探讨

    作者:孟春页码:74-76

    摘要:本研究探讨了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临床教学的创新方法。文章介绍了情境模拟教学法、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模式、微格教学技术和翻转课堂等先进教学方法在心内科教学中的应用。通过详细描述心血管急症处理的高仿真模拟训练、复杂心血管病例的PBL教学设计、心电图判读技能的微格教学设计以及心血管药物治疗原理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等具体实践,展示了这些创新方法如何提高住院医师的临床技能、诊断能力和临床思维。文章强调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跨学科协作以及个体化教学的重要性。

  • 26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特色发展的对策思考——以盘锦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作者:胡文静*页码:77-79

    摘要: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特色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盘锦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地方高职院校,其旅游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和校企合作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发展特色,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提出了特色发展的对策思考,即明确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构建、人才培养提质以及校企协同育人等多方特色,进而促进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增强。

  • 27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共育模式下中职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证研究

    作者:谷凤娇页码:80-82

    摘要:本研究通过梳理中职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明确教学目标与素养要求,分析当前中职语文教育的具体环境和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家校共育基础上中职语文素养的培养模式,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与路径。同时,本文探讨了如何有效利用校内外环境资源,以及建立教学评估与反馈机制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本研究强调,通过系统而全面的策略实施,能够促进中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深化与完善。

  • 28

    中职公共基础课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模式研究

    作者:乔少萍页码:83-85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全面推进,教育数字化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而教师的数字素养是影响教育数字化推广落实的关键。在中职公共基础课教学中,多数教师对数字技术的认知和应用能力不足,无法掌握数据挖掘、计算机应用、多媒体技术等相关教学辅助技术与工具,使得中职学校数字化教学推进进度受到阻碍。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分析中职公共基础课教师数字素养发展现状,总结教师数字素养培育内容,进而提出中职公共基础课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模式的构建策略。

  • 29

    浅谈汽车类专业“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作者:侯林张金玲于尧页码:86-88

    摘要: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类专业成为职业院校教育中的热门专业之一,其中机械制图作为汽车类专业的基础且重要的课程,其教学方法的改革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汽车类专业“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展开分析与探讨,旨在对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路径深入研究,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 30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红色文化教育创新路径分析

    作者:刘小三胡蓉页码:89-91

    摘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坚实的文化基础来支撑,其中红色文化作为重要的历史和精神财富,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红色文化承载了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民族自信和社会责任,为实现现代化提供了价值指引和动力源泉。红色文化教育不仅传承了这种文化精神,还为新时代的青年树立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红色文化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通过创新教育路径,进一步提升红色文化教育的影响力与实效性,成为亟待探讨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红色文化教育的创新路径,以此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推动红色文化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提供参考与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