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渊(高中版) 2025年-3期
文献列表封面/目录/封底页评论
  • 51

    “健康中国”背景下思政元素融入《小儿推拿》实践教学路径研究

    作者:王春艳张竹楠崔圣婕杨雄肄页码:152-154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将思政元素融入医学专业教学,对于培养德技并重、全面发展的中医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聚焦《小儿推拿》实践教学,从厚植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核心价值、锤炼品德修为,传承文化自信、担当时代使命三个维度,阐述了思政元素融入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评价四个方面,探索思政元素融入《小儿推拿》实践教学的路径,以期为医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 52

    “智学微课”云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与研究

    作者:邵菁滢郭红星程传皓李铮页码:155-157

    摘要:“智学微课”云课题的学习效益是巨大的,它将为学生带来全流程的线上学习环境,利用智能平台推动微课课堂向科技与信息化发展。“智学微课”云课堂为大学生创造了一个实时的网络互动课堂,通过远程音视频授课,不仅能够有效提升网络培训的学习效果,更是满足了学生大规模培训的需求,全面提升工程造价学联效率,建立起具有竞争力的网络教学体系。智学微云课堂系统基础主要由课件制作工具、实时互动课堂、课件点播系统、学习管理系统和学习网关构成,利用实时互动虚拟直播课堂技术,能够轻松实现超万人实时在线培训、学习互动与交流目标,助力工程造价专业教学取得良好成果。

  • 53

    探讨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作者:赵萌星页码:158-160

    摘要:自主学习能力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特别是在高中阶段,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学业成绩、发展终身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探讨了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目标和构成要素,并提出了四种具体的教学策略:建立有效的学习目标体系、培养时间管理与计划能力、增强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监控与反思能力、提升学习资源的利用能力。通过这些策略,教师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54

    高职教育教师教学实践创新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研究

    作者:陈建峰页码:161-163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产业升级和人才队伍建设。本文以实际教学案例为依据,探讨高职教育教师教学实践的创新策略,旨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配合国家响应政策,推动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本文提出增强教育意思、改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等创新策略,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 55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途径研究

    作者:李艳艳页码:164-166

    摘要:科学探究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基础,尤其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本文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构成进行了概述,探讨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这一能力的重要性,包括推进教学改革、激发学习兴趣和提升课堂效率等方面。随后,文章提出了若干培养途径,包括挖掘生物科学史素材、创设生活情境、开展项目式学习以及科学设计生物实验。通过这些途径,教师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其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 56

    人工智能与高职会计信息管理专业混合式教学互动体系构建策略研究

    作者:靳继辉杨雅楠徐亮民张巧妹页码:167-169

    摘要:立足于网络大数据时代,现代信息科技得到良性长足发展,人工智能(AI)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为行业(尤其是教育领域)发展建设及升级转型注入了新活力、开辟了新路径。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成分与关键模块,会计信息管理专业是为未来会计行业培养并输送高精尖优质人才的有效载体与重要阵地。全球化背景下,其教学模式的优化创新已迫在眉睫。基于此,本文展开如下探究,旨在深入、多元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高职会计信息管理专业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并分析当前教学模式的限制与壁垒,提出构建高效互动体系的策略与方法,以期为后续教学提供借鉴参考。

  • 57

    新高考模式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影响研究——以黑龙江新高考政策为例

    作者:曹乃川页码:170-172

    摘要:2021年9月15日,黑龙江省政府发布《黑龙江省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黑龙江省成为第四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高考是学生人生中一个重大转折点,在新高考模式下,传统高中地理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恰当的教学方案,重视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实践能力。本文分析新高考模式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具体且影响,并结合高中地理课程现状,探讨新高考模式下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优化策略,旨在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发展机会,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凸显实用性。

  • 58

    数字化教学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考核成绩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黎丽陆洁任欣页码:173-176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教学环境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和手段,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在这一背景下,探讨学生在数字化教学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其考核成绩之间的关系,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200名高中学生的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分析了数字化教学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及其与考核成绩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学生在数字化教学环境下整体表现出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其中学习动机和自我调节能力得分较高。而在考核成绩方面,学生的平均分为75分,显示出学生在知识掌握和应用方面有一定基础,但仍有提升的空间。通过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考核成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尤其是时间管理能力与考核成绩的相关性最为显著。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教学实践建议,包括强化学习动机的培养、优化时间管理培训以及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旨在通过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其学业成绩。最后,文章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希望能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 59

    民办高校大学生毕业去向行动选择的社会学研究——以山东省Z校为例

    作者:郭凌羽易婷婷页码:177-179

    摘要:民办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选择-行动是一种持续进行的构建过程,其中蕴含着动态性、易变性等特征。毕业去向是学生理性选择的结果,学生在进行理性选择的考量时涉及多要素影响,对资源和利益进行慎重的权衡能够看出学生在进行选择时进行的考量是全面理性的,而不是单单受情感驱使的。本研究以反思和解决当下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问题为立足点和出发点,通过社会学对行动理论的分析深入描绘民办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认知—行动的实践逻辑。

  • 60

    高校党建与学生管理融合促进全面发展研究

    作者:吴威贝晰严春峰页码:180-182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党建与学生管理工作的深度融合,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探讨高校党建与学生管理融合的必要性与实施策略,分析融合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以期通过党建引领,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进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通过系统梳理高校党建与学生管理的内在联系,本文提出了融合的具体措施,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